年味儿十足的南京城背后,离不开无数人的默默坚守。玄宣摄
除夕夜,万家欢。
2021年的春节有些特别,有无数人为了疫情防控大局,舍小家为大家,选择就地过年,更有无数人在阖家团聚的时刻,坚守工作岗位,用辛勤和汗水守护着一方平安、稳定。
在交通干线、基层医院、抢修一线......一个个奋斗的身影忙碌着。除夕,人民网记者走访江苏各地,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样子。
韩枫正在对危化品车进行检查。人民网 张玉峰摄
坐标:扬州邗江区
人物: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这是交警韩枫的新年
“你好,请配合我们检查。”大年三十的中午,在扬州市华通路,邗江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甘泉中队指导员韩枫和同事在设好的卡点对过往摩托车进行酒驾查处。
“越到春节,乡下走亲访友的就多了起来,设卡查酒驾就是要让极少数人不要心存侥幸。”韩枫说,每逢假期都是交警最忙的时候,尤其春节这段时间,必须保障好道路交通安全,让群众过个平安年。
除了完成所在辖区要做的事故处置、交通疏导、上路巡逻等任务外,韩枫还要来到沪陕高速蒋王高速出口的春运执勤点值守。
“六天轮一个夜班,每次八小时,要对危化品车和重点车辆进行例检。”说这话时,已是晚上十点钟,虽已立春,冷风还是直往脖子里灌。搓一搓手、跺一跺脚,实在冷了,韩枫就和两名辅警轮流泡一碗方便面,取取暖,垫一垫肚子。
除夕中午,酒驾查处没有发现酒驾的摩托车驾驶人。返回中队后,韩枫稍作休整,和同事又到了十公里开外的文甘岗,在车流量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巡逻。夜幕降临,交接完手头工作,韩枫托人送来提前订好的饺子。“过年嘛,也要有个气氛,和除夕夜值班的同事提前吃顿饺子。”韩枫说,把马路作为主战场,几年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第一天,韩枫又将开始值班备勤。
陈爱芳与丈夫陈绍军在南京449路公交车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坐标:南京六合区
人物:春运以来,坚守岗位的公交司机“夫妻档”
清晨5时30分,天还是灰蒙蒙的。南京公交449路驾驶员陈爱芳冒着寒气,匆匆赶到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客运站。
电池、线路、车载灭火器、防冻液和轮胎气压......将车辆启动后,陈爱芳打着手电筒逐一对车辆进行检查,随后又仔细地擦拭驾驶台和拖地板,把车厢打扫干净。一切准备就绪,6时整,449路公交车准点出发。
对于不少“公交人”来说,坚守岗位是节日主旋律。对于陈爱芳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为数不多的公交“夫妻档”,陈爱芳与丈夫陈绍军共同驾驶449路公交车已经7年了。
7年来,他们在同一个地方上班,每天看着一样的风景,驾驶着同一辆公交车,却少有共赏的机会。2013年,六合区开通镇村公交线路,夫妻俩一同调入449 路,选择一人一天,轮流开同一辆公交车。为了保障公交运营,自家过节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年夜饭也从没准点过。碰上春运,比平时更加忙碌。“如果我们不坚守,那乘客怎么坐车呢?” 陈爱芳笑着说,“工作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其实夫妻俩一起在家的日子对我们来说就是过节。”
考虑到449路镇村公交的许多站点设在村庄路口,遇到下雨、下雪,乘客下车后没地方躲避。夫妻俩自掏腰包购置了5把便民雨伞,供大伙免费使用。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夫妻俩还贴心地准备了几包口罩,赠送给忘记佩戴口罩的乘客,以免影响他们出行。
“慢点开,注意安全。”短短的一句话,他们夫妻之间说了7年。却从没厌烦过,一句话像一条线,系着彼此的爱恋,系着一家人的幸福,保障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
刘朱建与病患一起挂灯笼、贴春联。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坐标:南通如皋市
人物:连续十个春节坚守岗位的“网红院长”
2月11日上午10点,54岁的南通如皋市江滨医院院长刘朱建又来到院食堂检查。帮厨的病人马双建对刘朱建说:“刘院长,今天你炒菜给我们吃,让何师傅(炊事员)休息。”刘朱建爽快答应。
30多年前,刘朱建在部队炊事班服役,今天“重操旧业”,依然得心应手。